王晓曦,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,主讲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。
王晓曦(右二)和学生在一起
从1999年至今,王晓曦在武科大任教17年。她教书育人,创新思想理论课程,把学生眼中的枯燥“毛概课”变得生动有趣;她关爱学生,学生的事总放在心上,成为学生口中爱操心的“王妈”;她被共青团湖北省委聘请为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”理论导师,培养辅导我校入选的四名学生。
“干一行爱一行”她是学生们的“良师”
每周二、四的中午,11点55分下课,王晓曦匆匆忙忙赶到办公室,打开微波炉,把饭转到温热,迅速拿出碗筷吃上几口,12点30分之前赶到教一,利用中午时间对学生进行“毛概”社会实践答疑辅导。
这一活动源于王晓曦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其他老师的创新教学方式。他们在各个班级组织学生,划分小组,进行与课程相关的社会调查。而王晓曦为了更好的辅导学生完成社会调查,将学生标号分组,合理利用午休时间分段答疑,既保证学生休息时间不被过多占用,又提高答疑效率,与学生共同探讨社会调查中存在的问题,并给他们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。
答疑会上,每个小组汇报本星期的工作情况,并将自己的思路及成品展示出来,她会根据具体情况为其补充,修改。为了保证每个同学能够参与其中,王晓曦在学生名册做标记,记录每位学生的参与度。管理学院市场营销1402班的朱研是答疑会的活跃分子,他几乎每周都会参加,与王晓曦面对面地交流,并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。“王老师非常认真负责。从最初的选题到现在初具雏形的问卷,老师指导我们一步步改正,完善,才有了现在这份比较合理的答卷,”说到这个活动,他感慨万千,“其实这个活动看似琐碎复杂,但是对我们的能力有极大的锻炼。我是学市场营销的,以后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,现在认真做,今后肯定有益处。”
除了对社会实践调查的创新教学,王晓曦对日常课堂教学也有自己的一套经验方法。她常常告诫学生知易行难,为了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“实事求是”的内涵,她将“中国的发展”比作“个人的成长”,她指出很多大学生初入大学,沉迷网络,认为高考结束就可以放任自己,并未认识到大学意味着新一轮的竞争。她还说,但是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,正是出现这些错误才有了后来的完善自我。理解了人,就理解了国家,国家的发展也有可能走弯路,但坚持“实事求是”,纠正错误,国家也会有更长足的发展。
“啥事都管”她是学生们的“母亲”
“我总是把学生当孩子,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关心他们,管多了她们也习惯了,就给我取了个外号叫‘王妈’。”说及此,王晓曦仿佛突然想起什么,回身从包内摸出一串钥匙,看着那个有些泛旧的刻有“平”字的钥匙扣,一脸温馨地陷入了回忆。
计算机学院的李柏依是个学霸,平时上课总会坐在前三排聚精会神地听讲。可在临考前夕的一次课,王晓曦却感觉似乎少了一道追随的目光,无意中扫视,看到李柏依面色苍白,一副强打起精神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样子。课间休息时,她主动走到李柏依身边,关切地询问:“怎么了,身体不舒服么?”李柏依小声地答了一句“嗯”。犹豫了一会儿,一张皱巴巴的纸条递到她面前:“老师,我想请假回去休息一下。”王晓曦接过那张纸条,才发现是早已写好的请假条。看着那柔弱的女生,王晓曦非常心疼,也顾不上多问,赶紧让李柏依回去休息。她一边帮忙收拾一边不停地念叨,“寝室有热水吗?回去后多喝点”,“身边备药了吗?没有马上打电话给我”,“一个人能回去吗?要不要让同学送你去校医院看看?”……事无巨细,说得李柏依红了眼眶,一一答应后就离开了。直到收到李柏依“吃药了,现在已经睡了”的短信,她才长舒了一口气,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。
结课后,两人还一直保持联系,逢年过节,她都能收到李柏依的问候短信。后来王晓曦身体抱恙,和当时已经大三的李博依聊天时无意间说起。谁知几天后她就接到了李柏依的电话,说是有神秘礼物要送她。“一见面她就把这个钥匙扣掏出来塞到我手上,说是她外婆从寺庙里求来开过光的挂饰,能保平安。”她有些动情地说道,“当时真是被这个孩子感动了,她是把我当亲人看待啊。而这件事也坚定了我要将‘王妈’风格继续下去的决心。”
“其实我做的不过都是些最基本的关心,但对背井离乡来上大学的孩子们来说却是莫大的慰藉。所以我很高兴他们能把我当‘妈’,我也非常希望自己能成为他们疲惫时的避风港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