麥茶的簡介及種類麥茶(Barley Tea)是以大麥(Hordeum vulgare)經烘焙後沖泡製成的無咖啡因飲品,起源於東亞,如日本的「むぎ茶」、韓國的「보리차」及中國的部分地區。種類上,麥茶分為純大麥茶與混合茶(如添加玉米或玄米的複合麥茶),形式則有茶包、散茶或即溶粉末,方便不同需求。
麥茶的營養價值麥茶富含多種微量元素與抗氧化成分,以下是其主要營養素:
營養成分含量(每100毫升沖泡麥茶)功效維他命B1約0.01-0.03毫克支持能量代謝膳食纖維微量(約0.1克)促進腸道健康鉀約10-20毫克維持電解質平衡多酚類物質約5-15毫克抗氧化,保護細胞鎂約5-10毫克支持神經與肌肉功能麥茶有多少卡路里?純麥茶幾乎不含熱量,每100毫升僅約1-2大卡,非常適合注重健康與低熱量飲食者。若製成市售瓶裝麥茶飲料並加糖,熱量可能增至每100毫升20-40大卡。因此,自行沖泡無糖麥茶是最佳選擇,既健康又經濟。
麥茶的5大功效及好處抗氧化保護:麥茶中的多酚類物質能清除自由基,減緩細胞老化,預防慢性疾病。促進消化:微量的膳食纖維與天然酵素有助改善腸胃功能,緩解脹氣。補充水分:無咖啡因特性使其成為全天候補水的理想飲品,尤其適合夏季。調節體溫:傳統上,麥茶被認為有清熱解暑的效果,幫助身體適應高溫。支持心血管健康:鉀與鎂協助維持血壓穩定,減少心臟負擔。麥茶的飲用禁忌麥茶雖溫和,但仍需注意以下事項:
過量不宜:每日建議不超過1-2升,過多可能稀釋胃酸,影響消化。冷飲謹慎:冰鎮麥茶雖清涼,但過冷可能刺激腸胃,特別是脾胃虛弱者。隔夜慎用:沖泡後的麥茶若放置過久易滋生細菌,建議當日飲用完畢。搭配藥物注意:雖影響較小,但仍建議與藥物間隔30分鐘,避免潛在干擾。誰不可以喝烏麥茶?以下人群應限制或避免飲用麥茶:
麩質過敏者:麥茶含大麥成分,可能引發麩質不耐受者的不適。胃寒者:冷麥茶可能加重胃部不適,建議喝溫熱茶。腎功能不全者:鉀含量雖不高,但過量飲用可能增加腎臟負擔。嬰幼兒:消化系統尚未成熟,不建議過早飲用。如何挑選及保存麥茶?挑選麥茶原料品質:選擇烘焙均勻、無雜質的大麥,色澤呈金褐色。香氣:優質麥茶有濃郁的焦香味,無霉味或異味。包裝:優先選密封茶包或散茶,避免受潮變質。產地:日本、韓國等地出產的麥茶品質穩定,可作為參考。保存麥茶乾燥儲存:放入密封罐,置於陰涼乾燥處,避免陽光直射。防潮防蟲:遠離潮濕環境,可加入乾燥劑。冷藏延長壽命:未開封的麥茶可冷藏保存,開封後建議1-2個月內用完。 分享 這篇文章有用嗎? 14 0 作者 Bowtie醫療編輯+AI 本文章內容由 Bowtie醫療編輯+AI 提供並只供參考,不代表 Bowtie 立場,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,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,不承擔任何責任。此文章內任何與 Bowtie 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,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