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依据此理论研制而出的陀螺仪,天生具备抗拒方向改变的特性,其转轴的指向不随承载它的支架旋转而变化,因此可以用来测量方向、角速度等。
陀螺仪发明之后,被广泛用于航空、航天和航海领域,甚至在军工领域也会运用到陀螺仪。作为稳定器,陀螺仪能使列车在单轨上行驶,能减小船舶在风浪中的摇摆,能使安装在飞机或卫星上的照相机相对地面稳定等等。
手机上的陀螺仪有什么用?
早期的陀螺仪虽然应用广泛,但大部分陀螺仪不适合用在手机上,毕竟手机内部空间就那么大点,于是一种可以用在手机上的“小型化”传感器——MEMS(微机电)陀螺仪诞生了。
第一个搭载 MEMS陀螺仪的智能手机就是iPhone4,之后越来越多的手机都搭载了陀螺仪。
有了陀螺仪后,最明显的提升就是手机的游戏体验,尤其是赛车、飞机或者体育类游戏,通过调整手机姿势便可以实现对游戏角色的精准控制,手机上下左右的摆动,镜头视角也会在3D空间里上下翻飞,带来了不错的代入感和沉浸感。
而没有陀螺仪的机型,只能感受到水平方向的转角,感受不到任意方向上的转角。所以说,几乎所有的需要感知三维空间变化的游戏,都需要用到陀螺仪。
除此之外,手机上的陀螺仪还对拍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有了陀螺仪后,能够检测出手机拍照时的运动倾向,并将手抖产生的偏差反馈给图像处理器,这个时候通过一些拍照算法,手机便可以对拍摄时产生的抖动幅度进行补偿,从而让所拍摄的画面效果更好,更清晰。
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便是谷歌Pixel手机,它的电子防抖便是通过配合陀螺仪实现的。另外,vivo X50 Pro的超感光微云台也利用陀螺仪测量出手机抖动方向和位移,利用洛伦兹力控制相机模组,进行反向运动补偿,通过不断调整,保持画面稳定。
除了游戏和拍照外,陀螺仪对手机的导航体验也会有提升。如今,大部分手机的导航系统都会采用陀螺仪+GPS相结合的导航机制,比如当通过一个隧道时,GPS导航信号可能丢失,但手机上的导航地图依旧会有路线提示,这就是陀螺仪通过感知方向和速度,模拟出的行进轨迹。
另外,很多小伙伴经常用到的一些运动软件,其中的计步功能、轨迹显示也和陀螺仪有着密切关系;此外,用手机看VR全景视频也是必须要用到陀螺仪的。
总之,陀螺仪传感器是手机上一款很重要的元器件,它的存在,是对手机某些方面体验的一个升级。
当然由于成本的考虑,现在的手机并不是都会搭载陀螺仪,虽然它并不是必不可少的,但它的缺失会给你的体验带来很大的影响,尤其是对于爱玩游戏的人来说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